短篇小说


前沿_观点与争鸣

  • 浅谈中西方文学中的跨文化差异

    蒙静妮;

    <正>一、引言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由于不同地区的民族精神、社会风俗、群众意识等人类特有的特征,而呈现出巨大的差异,大到不同的物质文化、社会制度,小到日常生活中的行动与语言,可以说文化是融入到人们社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而文学作品是创作者对于日常生活中经验的高度浓缩与提炼,承载了自己国家的

    2013年05期 No.585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美国绘图小说中的叙事时间畸变

    刘锋;

    <正>绘图小说叙事时间有两种基本形态:一是被讲述故事的时间(本事时间);二是叙事时间(本文时间)。本事时间就如同事物的本性一样是不可逆转的,意思就是这一时间一经开始,便不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呈现出一种不可逆转的线性流程。本事时间不等同于现实时间,它是绘图小说叙事中的时间形

    2013年05期 No.585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论莎士比亚文学作品的人文精神

    秦素萍;于红;

    <正>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诗人,是享誉世界的人文主义作家。他当过肉店学徒,在乡村学校教过书,还在剧院当过马夫、杂役,这些社会底层的阅历,使他亲身经历并目睹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的酸甜苦辣,关注人性、关心人性、呼唤人性,很早就在他的心里扎下了根。反映在他的作品里,就是他深刻地刻画人

    2013年05期 No.585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关联与顺应

    司继涛;

    <正>一、引言文学翻译不只是简单的文字转换,还是两种不同文化的沟通和移植。早期的文学翻译要么只重视语言运用的灵活性,要么只关注语言的内部结构和构成规律,忽略了文学作品产生的土壤——文化对于文学作品的影响。近来,西方的一些翻译理论家提出了"文

    2013年05期 No.585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 论艺术品并非天然的审美客体

    马立新;孙宇;

    <正>一根据一般的体验,我们在游山玩水时,从大自然中我们能找到更多的乐趣,我们从首次到过的某个城市能找到比我们待了许久的城市更多的美感,我们甚至从贫穷的非洲也能找到某种奇特的快感。当然,我们更大的感受是,我们从艺术品中比从其他事物中更能获得强烈的自由情感。[1]这些都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2013年05期 No.585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汉语诗歌的细读方法

    杨鹏娟;刘汉波;

    <正>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往往具有言少而意丰的特点,汉语诗歌犹然。下面以《诗经·蒹葭》为例,谈谈汉语诗歌的细读方法。汉字是象形文字,与拼音文字不同,它是音形义三位一体的。对于汉语诗歌的欣赏可以从语音、字形

    2013年05期 No.585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 浅析中国当代体育诗歌的发展

    贾永杰;

    <正>当代体育的发展带动了全民运动的热潮,奥运会的举办使得中国涌现了一大批运动健儿,中国的当代体育正以强盛的姿态冲击着世界体育,为此与体育相关的诗歌也大量涌现。体育诗歌大多以民族民间体育、大型体育赛事和中国体育体制等影响力较大的事件为创作题材,体育诗歌的出现反映了体育已成为一项全

    2013年05期 No.585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奥运精神文化与我国体育文学的作用及分析

    栾秀群;林佳龙;

    <正>由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我国人民对于奥林匹克精神文化的倡导也在不断地加深,开始越来越重视对这种文化的学习。奥林匹克精神文化也在潜意识地影响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对体育文学方面的影响也表现出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奥林匹克精神文

    2013年05期 No.585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评说_作家与作品

  • 从余华的现代文学作品中解读真实与虚伪并存的价值观

    孙红梅;

    <正>现代主义诞生于20世纪初,由"生活真实"和"心理现实"两种"真实"并列组成,这与现实主义思维模式中的真实论的体系是截然不同的。也就是说,生活是客观存在的,它是虚幻的、不真实的,对于将来也是未知数;心理却是主观意识,它的存在才是真实的,而且是最高的存在,是不可代替的。他们的观

    2013年05期 No.585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论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中“怨恨”情感的成因

    徐汉晖;

    <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舍勒曾深刻指出,怨恨作为一种情感,首先产生于奴仆、被统治者、自尊受侵犯而无力自我保护的弱者。怨恨涉及对生存的挑战与伤害,包括求生的隐忍情绪和生存性的忧虑感,其本质是一种生存性伦理的情绪。新中国成立十七年后的革命历

    2013年05期 No.585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别裁伪体亲贤哲,转益多师是吾师

    王萌;

    <正>在各种官方或民间的多种渠道的调查中(如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的《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报告2008》),无论是从作品的传播还是从其在文学史的影响来看,鲁迅和金庸都是20世纪中国最受关注的作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参与世界文学的进程中,鲁

    2013年05期 No.585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1932:老舍的第一次反叛与回归

    韩文淑;

    <正>老舍自己曾说过:"文艺决不是我的浮桥,而是我的生命。"①在20世纪中国历史发展的几个关键点上,老舍不断地在生命与信仰之间徘徊与挣扎。一、初期创作——新文学的严格实践老舍在10年创作总结时曾感叹,没能亲身参与"五四"运动及新文化运动,是其人生的一个巨大遗

    2013年05期 No.585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 对老舍小说创作手法的解析

    莫莉;

    <正>老舍先生是我国文学界的一位泰斗,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同时也丰富了中国现当代小说的创作方法和素材选择。老舍先生在1924年奔赴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讲授中国文学期间,阅读了西方大量的文学名著,同时又对西方现代

    2013年05期 No.585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探析周作人散文的反抗意识及思想本质

    班芳;

    <正>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周作人可以说是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页。尽管对他存在种种争议,但是他在文学方面的造诣和卓越贡献是不可置否的。尤其是他"人的文学"这个观念的提出以及在散文方面的突出成就,影响是极大且深远的。提及周作人,我们可能

    2013年05期 No.585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韩少功小说的含魅叙事探析

    祁卉璇;史晓萍;

    <正>韩少功是当代文坛极具挑战性和创新性的一位先锋作家,其文学创作深植于神秘的民间文化,他利用蕴涵于民间的、富有神秘色彩的素材,通过具有神秘风情的叙事,塑造了一系列具有独特巫觋气质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一个神秘鬼魅的乡土民间世界,使他的

    2013年05期 No.585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金粉世家》中冷清秋形象解读

    朱一兵;

    <正>一、冷清秋的"冷"命运在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相继发生的中国,新旧思想观念与事例的冲突十分尖锐,《金粉世家》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被张恨水娓娓道来。北洋军阀内阁总理金铨的儿子金燕西与北洋军阀总长白雄起的妹妹白秀珠门当户对、两小无猜,但是金燕西却对与自己有

    2013年05期 No.585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狗日的粮食》:生存荒原上的生命绝唱

    侯慧庆;

    <正>当人被抛入绝境,在生存的本能驱使下,人类的原始动力会在那生存的荒原之上盛开出倔强的生命之花,就像冲破石块而生的野草一样顽强,而这原始本能和求生之力就是刘恒的《狗日的粮食》以粮食为依托展示给人类的生命色彩和生命潜力,唤醒了一个充

    2013年05期 No.585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 人类的情商之殇:解读东西小说《把嘴角挂在耳边》

    韦茂斌;

    <正>广西作家东西所著的中篇小说《把嘴角挂在耳边》是一篇发人深思的作品。小说看似荒诞诡异,却也具有现实的寓意,预示着依照今天走下去,未来社会人类发展走向何方?人的情商是否依存躯体。在当今这个一切向钱看的社会中,我们的道德底线消失了,

    2013年05期 No.585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 从方方的小说《风景》感受现代城市生态建设内涵

    王跃洲;

    <正>一、引言女作家方方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其大部分作品都取材于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旨在表现新写实小说"凡俗化叙事"的特征。小说《风景》展现了市民生存的艰辛:生存空间狭小——一间13平方米的板壁屋子里挤着父亲母亲和9个儿女;温饱一直成问题,一家人终日奔波挣扎,生命的基本欲望无法得

    2013年05期 No.585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 电影小说《泰坦尼克号》中的海洋形象

    周玫;

    <正>《泰坦尼克号》是一部与海洋有着极大关系的电影小说,可以说,其发生和发展的整个线索都在海洋上,情节也是以航海的发展为线索而发展的,最后吞噬爱情和生命的也是海洋。可以说,电影小说《泰坦尼克号》中的泰坦尼克号与海洋就像是两条航线,指

    2013年05期 No.585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观点_风格与特色

  • 暗示在《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运用

    刘晓华;霍月红;

    <正>《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小说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小农经济和农民阶级的毁灭,以及在这一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中广大农民所遭受到的悲惨命运。整部小说笼罩着悲观主义色彩,哈代在小说中阐释主人公苔丝的悲惨命运时运用了

    2013年05期 No.585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 论伊莎贝尔·阿连德小说的女性叙事

    童丽丽;

    <正>智利女作家伊莎贝尔·阿连德是"拉美文学爆炸"中的唯一女性,她的创作继承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传统,但又带有鲜明的女性叙事特色。阿连德的文学创作始于《幽灵之家》,小说以埃斯特万家族的历史兴衰为中心线索,讲述了三个家庭四代人之间的爱

    2013年05期 No.585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 《达洛卫夫人》汉译中语气词的妙用

    刘甜;

    <正>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20世纪蜚声文坛的激进的实验主义作家,"各个领域的批评家们高度欣赏的唯一的20世纪英国女作家"[1],能够精准地把握复杂的人性,借助心理上极其敏锐的洞察力直击性灵,捕捉即刻的感受和鲜活的经历,传递思维的实

    2013年05期 No.585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 莱斯·马瑞:诗歌创作之路探析

    甘岱侠;

    <正>莱斯·马瑞的诗歌在澳大利亚国内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他以近30卷诗歌集出版的成就在澳大利亚诗坛赢得了地位。同时,他还以其与众不同的诗歌创作特点和特有的语言表达形式获得了澳大利亚"丛林吟游诗人"的称号。他曾获得艾略特奖、格雷斯利文、彼

    2013年05期 No.585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 原型批评理论视阈下梅莉丝的性格

    王俊英;

    <正>一、引言布兰特·哈特是与马克·吐温同时代的作家,他笔下的人物都是非常普通的底层民众:赌徒、妓女、乡村教师、红衫矿工、乡下姑娘、强盗、农民、马车夫,以及被当时美国人称为异教徒的中国人等三教九流的人物。布兰特·哈特善于捕捉形形色色的西部人

    2013年05期 No.585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浅析诗歌翻译的灵魂——意象

    肖菊;

    <正>长久以来,就诗歌能否翻译这个话题,文学界一直众说纷纭。事实上,诗歌并不是不能翻译的,就中外文学及翻译理论看来,诗歌翻译的灵魂在于意象的处理。诗歌翻译的准确与否在于是否能准确地确定和翻译主要意象,意象处理好了,原诗的艺术风格和感染力也就出来了。

    2013年05期 No.585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 《简·爱》译本中的译者主体性分析

    弥忠全;

    <正>一、引言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开展了对于译者主体性的研究,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译者的主体性问题,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简·爱》是英国著名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品,该书将一个爱恨分明、勇敢追求心中所想的女性形象描绘了出来。李霁野与

    2013年05期 No.585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 从接受美学看《围城》中喻体意象英译

    张雪丽;

    <正>一、引言自亚里士多德以来,隐喻一直是语言学、修辞学甚至跨学科研究的焦点。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前,隐喻翻译却一直备受忽视。其研究主要围绕可译和可译程度展开。正如Peter Newmark不无夸张地说:"隐喻是所有翻译理论、语义学和语言学中的核心问题。"

    2013年05期 No.585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 《在路上》在中国受到的翻译操控研究

    刘铁锋;

    <正>翻译是通过译者对另一种语言的熟知将该种语言转换成本国或本地区人们能懂的文字符号现象,正是因为有了翻译现象才促进了世界各界尤其是文化的交流。译者是翻译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最活跃的主体,没有译者就没有翻译活动。但翻译活动不仅仅

    2013年05期 No.585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 翻译美学视角下对《静夜思》译本的解读

    闫爱花;

    <正>诗歌是音乐美、形式美和意境美三者有机结合的一门艺术,中国诗歌也是这样。伴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进行和发展,中国的古典诗词作为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被翻译介绍到国外,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弘扬。在这一过程中,关于中国古典

    2013年05期 No.585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 《游子吟》英译赏析

    孙大为;孙楠;

    <正>很多翻译家认为,将中国古诗翻译成英文是一件比较难办的事,大多数时候都是费尽心思却很难达到完美的效果。因为翻译时很难将古诗特有的意境和韵律对等地翻译成英文。译者只有透彻地理解原诗,才可能使得译文在意境和格式上尽可能地与原诗接近。

    2013年05期 No.585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视界_外国文学研究

  • 论莎士比亚作品中的自然场景意象

    林富丽;

    <正>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剧作家,作为西方戏剧界的领头人物,他的戏剧作品体现了他的满腹才华。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物具有鲜明的性格,情节的设置堪称完美,尤其是自然场景意象的运用可谓匠心独到,浑然天成,因而莎士比亚的作品总能让

    2013年05期 No.585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老人与海》作品的时代意义

    欧阳咏梅;

    <正>海明威是20世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学巨匠,也是最多产的作家之一。海明威的小说通常语言凝练,善用隐喻、象征等手法,尤其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而著称,在海明威的创作生涯中,其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写作风格,即海明威自己提出的"冰山原则":

    2013年05期 No.585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 从“妇女主义”的视野解读《宠儿》

    段继红;

    <正>美籍非裔女作家托妮·莫里森是一个极具"妇女主义"观点的作家,她的代表作《宠儿》深刻地透视着她的这一观点。种族和阶级压迫一直是社会的诟病,也是导致黑人女性各种苦难的根源。在这种压迫下,黑人女性被剥夺了作为人类最基本的东西——身份、

    2013年05期 No.585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 论《红字》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及命运

    徐洁;韩朝旭;

    <正>19世纪美国著名的作家和心理学家纳撒尼尔·霍桑发表了其人生最伟大的著作《红字》。这部作品以发生在17世纪殖民地时代的新英格兰的爱情为背景,用悲剧笔调收尾,揭示了在那个时代里社会的封建统治、清教教规的无人性与当代社会纲常伦理的不公平。纳撒

    2013年05期 No.585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 狄更斯小说《远大前程》的多角度解读

    韦运会;

    <正>一、引言《远大前程》是英国作家狄更斯的晚年作品。故事采用主角孤儿Pip的自传体叙述,贯穿了小说主人公从1812年至1840年的人生三个阶段。从一开始,Pip一心想成为"上等人",到最后恢复自己淳朴的天性,远大前程的梦想破灭。小说中这一劳动者形象质

    2013年05期 No.585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 论《欲望号街车》中布兰奇悲剧命运的根源

    喻艳红;

    <正>《欲望号街车》是美国著名戏剧家田纳西·威廉斯最享有盛名的力作。剧中描写了一位旧南方种植园经济下的贵族淑女布兰奇堕落的悲惨故事。她曾是生活富裕的浪漫女子,可在丈夫自杀之后,接着便是双亲的离世,家道逐渐没落,最后连她赖以生存的庄园

    2013年05期 No.585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 从《瓦尔登湖》解读亨利·戴维·梭罗的自然情结

    刘旭;

    <正>一、个性独立、爱好自然的梭罗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是19世纪在美国乃至整个世界上最具有声望和影响力的一名作家、哲学家、诗人、超验主义者和改革家。他是一个个性非常鲜明而想法独特的人,在文

    2013年05期 No.585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 “孝”析《喜福会》

    蔡丽坤;刘欣;

    <正>"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作为一种伦理道德已经形成了千百年,在中国人心中这种传统文化是根深蒂固、不可磨灭的。从传统观念上看,"孝"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尊顺父母意愿、感恩和善事父母、光宗耀祖,甚至是传宗接代都是"孝"在中国人生活中的体现。尊敬父母和奉养父母是中国人心目中孝道最基

    2013年05期 No.585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 解析《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的神秘色彩

    常京宏;

    <正>作为凡尔纳的三部曲之一,《海底两万里》一经问世便引起了广泛关注,即使在140年后的今天仍然风靡于世界各地,它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可见一斑。小说中的人物虽然只有寥寥几个,场景也只是一艘潜水艇。但就是这么几个人用一年的时间在海上纵横两万

    2013年05期 No.585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 从生态女性评《一个患病的矿工》

    李占辉;郝立英;

    <正>一、引言大卫·赫伯特·劳伦斯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一些重要作品虽然在其生前不被评论界所接受,但在他去世后,因其独特的文学造诣使他成为英国文学长廊里最杰出的现代主义作家之一。作为一名现代主义作家,劳伦斯主张通过重塑两

    2013年05期 No.585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视觉_影视文学论丛

  • 英文电影对白翻译的原则及感悟

    顾海燕;

    <正>电影是一种集艺术性和商业性于一体的、作为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综合艺术,是视觉影像同有声语言符号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最具影响力的媒体之一。语言符号在默片时代是字幕,而在有声电影时代,英语电影中的经典对白让人无不铭刻于心,而且受欢迎程

    2013年05期 No.585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 也谈英文电影字幕的翻译原则

    张莉;郭婧;

    <正>影视翻译专家钱绍昌教授曾指出:"如今译制片受众(观众)的数量远远超过翻译文学作品受众(读者)的数量,影视翻译对社会的影响也决不在文学翻译之下。"(钱绍昌,2000)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些自发组织的业余网络字幕翻译小组迅速出现并成为潮

    2013年05期 No.585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 电影《蓝色情人节》的情感分析

    李琳;

    <正>美国影片《蓝色情人节》是一部充满了忧郁气息的影片,在细细陈述中现实和过去交叉出现,一边是支离破碎的婚姻生活,一边是甜美刺激的爱情故事,运用大量细节描写、蒙太奇结构、摇晃的镜头专注于令人失望的日常生活和世俗的苦难,暗喻和符号的使用使整部影片显得更加沉重。《蓝色情人节》以冷静

    2013年05期 No.585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 对电影《英雄》中色彩功能的解读

    仉雨平;

    <正>色彩是电影的重要构成元素之一,在导演张艺谋拍摄的系列电影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从拍摄的第一部电影《红高粱》开始,对于色彩语言的成功运用就成了张艺谋电影的一个重要的特色。电影《英雄》作为张艺谋拍摄的第一部商业性质的大片,色彩

    2013年05期 No.585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 论电影中的音乐音响对画面意义的拓展

    梁良;罗畅;

    <正>法国文学家雨果有这样的名言: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字母,一把是数字,一把是音符。凡是有人类足迹的地方就有音乐。人类用简单的几个音符排列组合成无数优美动听的旋律,汇成一条永远奔腾不息的音乐长河。文化产生于需要。正如

    2013年05期 No.585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 浅析水墨造型艺术在经典动画片中的运用

    陈志宏;

    <正>动画片的别名叫做美术影片,主要是通过美术设计进行人物形象塑造,通过夸张和变形等常见的艺术手法进行传递,将人类的生活通过象征和夸张的艺术进行形象的传递和表达。20世纪60年代,我国的老一辈动画艺术家结合中华民族传统的水墨造型设计艺术进行了水墨动画的拍摄和制作,先后成功地创造出了具有代表性

    2013年05期 No.585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 电影《马拉松》中的体育精神

    陈蕾;

    <正>电影《马拉松》是韩国的一部体育类电影,它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对一个母亲对自闭症孩子的爱进行完美的诠释,这种爱需要母亲拥有"马拉松式"的信仰和坚持。要想享受到达终点的满足和快乐,就必须拥有风雨无阻的坚持精神。

    2013年05期 No.585 9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 《梦之队》:青少年的奥运梦想

    袁丹;

    <正>随着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处于温室的孩子们内心开始变得脆弱,为弘扬中国传统精神,培养孩子们强大的内心,本文借助电影文化的传播功能与启迪功能,以《梦之队》这部影片为题材进行阐述说明,同时也为弘扬奥运精神,关注体育事业的发展开辟一条绿色

    2013年05期 No.585 99-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立场_古代文学纵横

  • 略谈《诗经》中的音韵美

    周宏;

    <正>《诗经》在我国古典文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承载了从周朝到战国大约500多年的诗歌文化。《诗经》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是以乐曲的形式存在的,并被人们广为流传,但是随着漫长历史岁月的流逝,《诗经》中的曲调大多已经失传,只剩下作为歌词的

    2013年05期 No.585 10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 解读《诗经》情诗中的红色与青色

    李琳;

    <正>色彩,作为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除了带给人们视觉上的不同感受之外,还会在心理上、审美情感上带给人们不同的印象。我们会本能地对色彩做出反应,在七彩变化中感到愉悦、悲伤或躁动,正所谓"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因此,文学中的爱情也是有颜色的。爱情的颜色就像爱所带来的喜悦和痛苦

    2013年05期 No.585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诗经》中对射礼文化内涵的诠释

    王荣;

    <正>《诗经》是我国古代儒家文化经典著作之一,是古代礼仪集成之作,对当时的社会礼仪以国家和等级阶层为单位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述。而"射礼"文化在《诗经》中所占分量较重,对当时及后世影响也比较深远。尽管随着时间的发展,古"射礼"文化已经渐渐离当今社会远去,但其历史考究价值和人文价值

    2013年05期 No.585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 《东周列国志》说辩言辞技巧

    陆晓珍;

    <正>一、志坚意笃,为言舍身说辩言辞的制造者绝大部分是诤友忠臣。他们立身中正,信念坚笃,为了自己心中秉持的准则,知无不言,言务必尽,甚至不惜杀身成仁。相对于其他的技巧,为言舍身是最大的技巧。"无"是很多艺术、宗教、武术等都追求的境界,所谓无法无不法,无招

    2013年05期 No.585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 南朝咏史诗创作题材浅论

    李彤;

    <正>咏史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中重要的一类。以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为底本进行统计,南朝的咏史诗有78首,而其中以女性为吟咏对象的有32首。古代中国女子社会地位低下,翻开中国历史,能在史书上占一席之地的女性较之男性少而又少,但南朝的

    2013年05期 No.585 10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论张耒平易自然诗风的成因

    刘红红;

    <正>张耒,字文潜,号柯山居士,与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并称为"苏门四学士"。张耒的创作以诗歌成就最高。平易自然是历来研究者对张耒诗风的基本评价。《宋史·文苑传六·张耒》说张耒"作诗晚岁益务平淡,效白居易体,而乐府效张籍"。晁补之言:

    2013年05期 No.585 1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 探析古诗中蕴涵的书、画、乐、舞艺术形式

    张海红;王宝玉;

    <正>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作品中,有大量的题咏书、画、乐、舞的诗篇,这些诗篇是构成我国古典文化的重要内容。古代诗歌将这些艺术形式作为审美的客体加以观照和表现,于是才产生了不少传诵千古的名篇。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大量

    2013年05期 No.585 11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秦王破阵乐》文化性质多元化探析

    于海印;鲁岩;

    <正>《秦王破阵乐》是唐代初期以歌颂唐太宗李世民统一中国、以武功定天下的丰功伟绩而创作的艺术作品。它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一部大型综合性歌舞剧,与《庆善乐》《上元乐》合称"三大乐"。《秦王破阵乐》在唐代宫廷中备受青睐,是盛唐时期乐府参与外交活动、重大政治生活的主要演出曲目。

    2013年05期 No.585 115-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钩玄_艺术百家

  • 鲁迅文学创作中的书法艺术融入

    苗春华;

    <正>鲁迅先生是一代文学大师,他拥有广博的知识素养和才情,在文学艺术领域涉及面广泛且皆有非凡的成就和建树。书法艺术作为他艺术实践和人生中的一部分,并非孤立地存在着,而是与其文学作品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他的博学多才推动了其书法艺术渐入佳境。鲁迅先生是20纪中国文学领域和

    2013年05期 No.585 117-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浅谈曹魏西晋时期的书体演变

    杨勇;

    <正>公元2世纪末,东汉王朝在经历"黄巾起义"和"董卓之乱"的剧烈冲击之后终于轰然倒塌。东汉朝廷维持了近200年的"名教"政治和统一格局顷刻土崩瓦解。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度混乱和对

    2013年05期 No.585 119-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 从“米氏云山”和《画史》探究米芾美学思想

    王一名;

    <正>一、引言米芾,生卒年待考证,字元章,号海岳外史、襄阳漫士、鹿门居士,祖籍太原,后定居润州,在此任无为知军,同时遇石称兄就是在润州发生的。世人称之为"米南宫",米芾是北宋时期著名的书画家,与苏轼、黄庭坚、蔡京组成宋代四大书家。由于米芾的

    2013年05期 No.585 12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 论古代女性绘画与男权语境下的女性觉醒

    刘源波;

    <正>或许在大众观念中,女性绘画的提法本身就是一个矛盾,因为从来就没有一种男性绘画的说法与之相对。但近几年女性绘画的概念却有了几种不同的提法,其中最具说服力的莫过于女性评论家陶咏白对女性绘画的概念界定:"凡出于女画家之手,以女性的视觉描绘女性生活及展现女性精神情感,并采用女性独特的

    2013年05期 No.585 12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赏析徐渭的书画艺术略谈“书画同源”

    许贺辉;

    <正>书画同源这一概念是由唐朝的画论家张彦远提出的,是他对以前的书法以及绘画关系的一种认识,并把它上升为一种抽象的理论加以概括了出来。张彦远认为书画在最早的时候是一体的,他以六书之中的象形字为例对此进行了解释,这一观点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其论证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书画同源最主

    2013年05期 No.585 125-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 达·芬奇《蒙娜丽莎》的经典微笑之解

    刘斯荣;

    <正>一、达·芬奇与《蒙娜丽莎》的微笑之谜《蒙娜丽莎》的美丽包含了很多方面,而最为人们所称奇的,往往是在于这幅伟大艺术作品里面,蒙娜丽莎的笑容非常令人着迷和不解。可以说,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的鉴赏方式以及思考方式出发,对画中人蒙娜丽莎的笑容进行不同的解读,也可以说,蒙娜

    2013年05期 No.585 12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