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


前沿_观点与争鸣

  • 英美后现代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比较研究

    汤丁丁;

    <正>一、现代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概念(一)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指的是20世纪上半叶的文学思潮,是以19世纪末期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转为唯美主义文学思潮以及现实主义文学思潮转为自然主义文学思潮的结果。现实主义文学在发展过程中一共经历了萌芽期、开始期、繁荣期和衰落期四个阶段。现代主义萌芽期的代表作家是法国诗人波德莱尔,他的代表作是《恶之花》;另一个是美国诗人爱伦·坡。

    2015年11期 No.663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女性主义视角下对狄金森爱情诗歌的解读

    赵琴琴;

    <正>女性主义传递了女性内心深处的一种境界,也是女性主义文学中的一种重要体现。女性主义源于西方社会,我国的女性受到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也开始为自己战斗,我国的女性主义产生的时间相比西方国家而言会晚一些,女性主义一直都存在于女性文学中。女性主义视角是很多文学作品创作的基础,也是很多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主题,狄金森是美国文坛上有代表性的一位女诗人,她的诗歌作品中很善于对自然界中的各种意象进行应用,她的诗歌被认为

    2015年11期 No.663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拜厄特小说的学院派特征

    马利娜;

    <正>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安东尼娅·苏珊·拜厄特(Antonia Susan Byatt,1936—)身兼小说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等多重身份,在英国文坛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她享有"当代英国最具想象力和智慧的作家之一"的美誉,并曾获得英国女王授予的爵士头衔。从1964年出版处女作《太阳的阴影》之后,拜厄特先后发表了《平静的生活》《花园中的少女》《南丁格尔眼中的巨灵》《占有:一段罗曼

    2015年11期 No.663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罗尔德·达尔的反权力书写

    尚爱华;

    <正>挪威裔的英国作家罗尔德·达尔(Roald Dahl,1916—1990)的作品往往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又充满了奇思妙想。在2000年英国在"世界图书日"期间关于一项最受欢迎作家的票选中,罗尔德·达尔高举榜首,这很大程度上是与他的童话作品分不开的。尽管身兼戏剧家、短篇小说家与儿童文学作家的身份,达尔最使全世界读者耳熟能详的还是他的儿童文学作品。自1943年达尔以《捣乱小精灵》(The Gremlins)登上文

    2015年11期 No.663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萨尔曼·拉什迪作品中的新历史主义

    刘霞;

    <正>萨尔曼·拉什迪(Salman Rushdie,1947—)是英国当代著名的印裔作家,也是西方后现代主义阵营中的重要一员,与V·S·奈保尔、石黑一雄一起并称为"英国移民小说三杰"。自1981年出版小说《午夜之子》以来,拉什迪在英国文坛上崭露头角,不仅获得了布克奖、英语国家联合文学奖等荣誉,且赢得了英国的爵士勋章,这本小说还帮助拉什迪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除《午夜之子》之外,拉什迪创作

    2015年11期 No.663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对莱斯利·马蒙·西尔科作品中偏激心态的审视与反思

    石景艳;

    <正>莱斯利·马蒙·西尔科(Leslie Marmon Silko,1948—)以女流之身列为美国印第安文学四大家之一,可看做是六七十年代美国"印第安文学复兴"运动的领军人物。她在文坛上的最初成就当属《典仪》(Ceremony,1977),这部小说为她赢得了许多批评家的关注,同时,人们也把目光投向了《典仪》的文化背景与文化传统。《典仪》之后,西尔科又花费十余

    2015年11期 No.663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浅议奈保尔对文化故土的拒斥与批判

    田雪琴;

    <正>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英国出现了许多后殖民时代的移民作家,其中维迪亚达尔·苏拉伊普拉萨德·奈保尔(Vidiadhar Surajprasa Naipaul,1932—)便是这一批人中的佼佼者。以马丁·阿米为代表的英国文学评论界将其与拉什迪、石黑一雄一起合称为"英国文坛移民三雄",而在加勒比地区人民的眼中,他又是"加勒比文学之父"。特立尼达是奈保尔的出生地(但是他一直生长在印度人聚居的社区),印度是他的母

    2015年11期 No.663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浅议诺曼·梅勒作品中的颓废与虚无

    邱蕴琛;

    <正>诺曼·梅勒(Norman Mailer,1923—2007)是美国著名犹太裔作家。梅勒对于美国文坛的贡献首先是在于其题材涉猎的广泛。尽管梅勒曾经声称自己极其憎恨作家干预社会的积极态度,但他在行动上却展现出了强烈的使命感,20世纪美国发生的社会重大事件,如二战、越战、女权运动、登月等几乎无不被其纳入视野,美国社会在他的总结下呈现出病态麻木的一面。其次,从小说创作方法而言,现实主义、自然

    2015年11期 No.663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杰拉德·维兹诺

    常玉洁;

    <正>杰拉德·维兹诺(Gerald Vizenor,1934—)是一名混血印第安裔美国诗人、小说家,同时也是当代印第安作家中最重要、作品数量最多的一位。他的成就深刻地影响了莱斯利·马蒙·希尔克、谢尔曼·阿列克西等人。其主要作品有《格瑞佛:一个美国猴王在中国》(Griever:An American Monkey King in China,1987)《哥伦布后裔》(The Heirs of Columbus,1991)、

    2015年11期 No.663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浅议蒂姆·奥布莱恩作品中的两性关系

    白光;

    <正>美国当代著名小说家蒂姆·奥布莱恩(Tim O’Brien,1945—)有"越战小说家"之称,尽管他个人并不喜欢这一标签,但作为美国作家中为数不多的越战亲历人,他的绝大多数作品确实都以越战为背景,展示越战给美国参战士兵留下的心灵创伤。他的创作生涯是自1973年的《如果我死在战区》(If I Die in a Combat Zone,Box Me Up and Ship Me Home)开始

    2015年11期 No.663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雪莱诗歌的创作艺术解读

    耿卫玲;

    <正>雪莱是19世纪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他一生的诗歌创作不仅有政治思想,也有优美的一面,在诗歌创作过程中,是将思想和艺术进行结合的一个真实体现。雪莱的诗歌创作有很多独特的地方,对他的诗歌创作特色进行分析和了解,可以对他的诗歌有更加全面的理解,从而能够对他的创作风格有深刻的体会。一、雪莱及其诗歌创作雪莱是19世纪英国文坛上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中,一生看似平稳没有任何波

    2015年11期 No.663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吉尔曼与莫里森女性主义思想对比研究

    王东升;

    <正>20世纪初美国女权主义先驱夏洛特·柏金丝·吉尔曼出版了她的作品《她乡》。在这部作品中,她详尽地描绘了理想中的女性世界。这部作品使她成为20世纪初最著名的女性主义乌托邦作家。[1]世纪末,美国黑人女作家、诺贝尔奖得主托尼·莫里森发表了她的小说《天堂》。《天堂》中既有黑人男性的天堂鲁比小镇,也有女性的天堂女修道院。这部作品被评价为"莫里森迄今最优秀的作品"。[2]《她乡》和《天堂》

    2015年11期 No.663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评说_作家与作品

  • 浅谈莫言小说《红高粱》中的女性形象

    杨晓宇;

    <正>一、莫言及他笔下的女性形象莫言,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小学五年级便因"文革"辍学,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直到1981年才开始了其创作生涯,其创作中曾明显受到作家威廉·福克斯及西亚·马尔克斯的影响。《红高粱》是莫言在1986年发表的中篇小说,曾获多个奖项,如1986年"我最喜爱的作品"第一名,全国优秀中篇中小奖等。莫言在1989年秋进入鲁迅文学研究生班学习,是我国新一辈作家中非常有活力的代表作家之一。

    2015年11期 No.663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骆驼祥子》中祥子悲剧的反思

    刘怀林;

    <正>老舍作为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一位著名文学大师,其娴熟的白话文语言为现代文学树立了语法典范,而其在文学作品中树立的文学形象在对社会深刻批判揭露的同时,更多的是对都市文化的思考。《骆驼祥子》作为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在呈现祥子悲剧的背后,让我们看到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社会文化对良知与正义的绞杀。一、原本的祥子祥子乐观,健壮。他的乐观不是盲目的,他有乐观的资本。祥子身体健壮得如一头牛,他从来不得病,

    2015年11期 No.663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解读《女神》中的爱国主义情感

    姜洪凯;

    <正>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极其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有着读你千遍也不厌倦的万古流芳的艺术魅力,郭沫若先生的诗集《女神》就是这样的一部优秀作品。郭沫若先生的诗集《女神》诞生于20世纪10~20年代间,是一部享誉海内外的文学力作,这部诗集以《女神再生》《湘累》和《棠棣》三部分架构通篇,故也被称为"女神三部曲"。这部诗集是郭沫若先生奉献给读者和文学界的一部浪漫主义新体诗歌,对中

    2015年11期 No.663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谈路遥小说中人物爱情的表现

    李成库;

    <正>一、中规中矩的爱情表现在路遥小说中,中规中矩的爱情能让人看出传承和统一前人爱情的影子,往往带有民族的特质与风貌。一是女性往往表现得更加忘我。从结为连理的那一刻起,女人就牢牢抱着从一而终的信念,用自身全部能量奉献对方,奉献家庭。她们往往极力取悦于另一半,洗衣、做饭,操持家务,让对方感受其存在的意义。如刘巧珍随高加林进城的经过近乎私奔,让高家村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众说纷纭,甚至视其为洪

    2015年11期 No.663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对路遥小说中人物爱情观的品评

    李小红;

    <正>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和中篇小说《人生》是与新中国同龄的我国当代作家路遥的代表作,在这两部小说中结构故事的主要成分都有爱情,故事中主人公的爱情故事都十分动人,因为爱情观的不同,导致了一幕幕的悲喜剧,将人物形象刻画得丰满鲜活,将人物的品质表现得淋漓尽致,也使得他们的人生轨迹变得十分坎坷,让读者的感情跟随着主人公的爱情命运和爱情选择不断爱恨交加地掀起波澜。同时,通过主人公的爱情观亦会感受到一个人的爱情观绝不是孤

    2015年11期 No.663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浅析徐志摩诗歌中美的灵性

    汪淑文;

    <正>徐志摩(1896—1931)系中国现代诗人、散文家,其作品极富影响力,尤其是所撰写的诗歌更是广大读者爱不释手、读来不倦的佳作。徐志摩的诗歌突出的代表了新月派的显著特性,体现出构思浪漫、表达轻盈、语言隽美、想象丰富、音韵鲜柔、冷艳和热烈兼备等特点,具有唯美如画的艺术感染力,堪称中国乃至于世界现代诗坛中的泰山北斗。品读徐志摩先生的诗作,宛如在淡雾缥缈的环境中与仙女轻歌曼舞,宛如在绵绵细雨中撑开的一把雨伞下与情人呢喃对话,

    2015年11期 No.663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试论施蛰存小说中的精神分析法

    王效为;

    <正>施蛰存是我国"新感觉派"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运用到自己的小说创作当中,使其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之一。我们可以从施蛰存的小说当中明显的感觉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的影子。但施蛰存并不是全盘吸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而是结合自己的创新,开辟了具有强烈个人特色的创作风格。从1929年开始,施蛰存出版的如《鸠摩罗什》《将军底头》《善女人行品》等小说集都多少运用到了精神分

    2015年11期 No.663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青春之歌》滋养青春年华的不朽之作

    苏世静;

    <正>"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这是人们普遍认为的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但是,就读书这种途径而言,其中的关键问题则在于选择什么样的书籍。选择低级趣味的书籍,会使读者在"小资"的情调中不能自拔;选择阳春白雪式的书籍,则会使读者沐浴高雅之气而志存高远;选择饱含正能量的书籍,会使读者激荡起昂扬向上的正义力量。因此,这对于正处于青春期和积蓄能量阶段的青年人来说更是关键中的关键。杨沫先生的名著《青春之歌》就是一部滋养青

    2015年11期 No.663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爱米丽另类人生的发展轨迹和心理诱因

    刘越;

    <正>在美国著名小说家威廉·福克纳(Willian·Fauikner)笔下诞生的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读来会引发无限的感思,无论从其哲理性内涵,还是从其创作手法上,都极其耐品。因而,这部小说自1930年问世以来,生发出一个又一个富有深刻意蕴的研讨命题。在这部小说中刻画了一位精神被扭曲、人生被畸变的贵族后裔爱米丽小姐的形象。分析这一形象的人物性格和悲剧人生,分明会感受到生活

    2015年11期 No.663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以矛盾的画像揭露抨击人和社会的劣性——对《尤利西斯》的赏析

    方举;

    <正>小说《尤利西斯》出自于著名的英国现代"意识流"作家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的笔下,发表于1922年,这部小说的创作手法一反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一反读者品读小说的思维习惯,以所要刻画的人物的感官活动来言情说理,且所要刻画的人物的感官活动有自觉的、理智的,也有下意识的抽象印象和思维上跳跃式的联想,致使故事聚焦于一个上午的场景,再以人物个体意识层面的对现在、过去和将来

    2015年11期 No.663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赏析童话《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的奇妙世界

    金海瑛;

    <正>《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是奇幻文学大师罗尔德·达尔的一部经典童话著作。文中处处精妙,不仅充满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还不乏思想的深度和理智的批判,更在细微处对人物心理和故事细节进行了惟肖惟妙的刻画。罗尔德·达尔是英国的儿童文学作家,也是世界上最为著名的奇幻文学大师。他的儿童文学作品风趣幽默,充满奇妙大胆的想象,至今已经被翻译成36种文字出版,帮助孩子们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神

    2015年11期 No.663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观点_风格与特色

  • 生态主义视角下对海明威小说的解读

    彭艳华;

    <正>自然生态是很多作家在进行创作时关注的一个重点,生态主义也是很多作品的创作主题。从海明威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全新的构建,体现了他独特的生态主义视角。本文从生态主义视角出发对海明威小说进行解读。一、生态主义生态主义理念对于人类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生态主义是一个十分广泛的概念,可以说,生态主义中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大自然本来是一个整体,在这样的背景下,自然界中的很多生物都是有联系的,

    2015年11期 No.663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概念隐喻视角下对《宠儿》的解读

    张平丽;

    <正>概念隐喻已经成为当下对隐喻概念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同时,从概念隐喻视角出发对文学作品进行解读也可以得到完全不同的理解效果。隐喻是一种认知手段,隐喻的本质是概念性的,概念隐喻的使用是人们潜意识中产生的结果,概念隐喻理念认为隐喻其实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向另外一个具体的概念进行映射的过程,这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并不只是语言的变化。从概念隐喻视角出发对托妮·莫里森的《宠儿》进行解读,可以对这位黑人女作家的创作意

    2015年11期 No.663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日用家当》中母女情感纠葛的文化内涵

    吴娜;

    <正>短篇小说《日用当家》出自美国著名非裔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笔下,这篇作品问世以来即引发评论多多,聚焦于不同的视角和站在不同的文化立场自然会产生不同的看法。文学作品的天职就是要折射人类现实生活的样貌,特别是生活中的道理,让读者和人类社会从中获得成长进步的经验和教训,如果读一部作品只不过是饮用了一杯白开水那样看之透明品之简单,这部作品也就不会具有吸引众多读者和引发众多评论的魅力了。正因为艾丽斯·沃克创作的《日用当

    2015年11期 No.663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嘉莉妹妹》对人与社会关系的艺术再现

    鲁小梅;

    <正>《嘉莉妹妹》这部小说的故事背景是美国工业化迅速腾达时期。进入工业化社会无疑是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但社会转型尽管是人类改造社会的必然结果,带给人类生存质量向更好的状态转变的福音,但工业化社会打破农业化社会格局是以牺牲农民阶级眼前利益为代价的,对于农民阶层包括城市底层的民众说来,在旧的生存状态被打破,新的生存状态在构建中来临之时,必须度过适应阶段,"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会大浪淘沙般地筛选每一个人,再把每个人定

    2015年11期 No.663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浅议《雾都孤儿》的“都市哥特式”

    孟姗姗;

    <正>一、《雾都孤儿》简介《雾都孤儿》是英国作家狄更斯的一部著名小说。狄更斯出生于英国的一个贫苦家庭,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一经发表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受到了社会上许多人的广泛关注。他曾担任一个杂志社的主编,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加上社会经历的不断丰富,在1838年10月,他又创作出了一部享誉世界的名著——《雾都孤儿》。这部作品主要描写的是19世纪英国社会中的善与恶、美与丑的斗争,在这

    2015年11期 No.663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 关于《红与黑》中的寓意解析

    陈华妮;

    <正>一、复辟王朝阴影下的红与黑一个王朝的兴衰在其社会形式的体现上最为明显,其社会形式的好坏又取决于自然所赋予的规律性在其中,例如,我国古人所描述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就是在讲一个社会的发展规律,而一个王朝政治的光明与黑暗,都体现在其社会发展中的人为活动上。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红与黑》中,所描述的当时社会的种种黑暗现象,对当时政界给予了极大的抨击,此书,借用主人公于连的爱情经历,揭示了

    2015年11期 No.663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 超越互文性:论奥斯汀对麦克尤恩《赎罪》的影响

    王辰晖;

    <正>一、前言伊恩·麦克尤恩是英国当代作家的代表人物,其每一部新作品的问世都受到了文学评论界的认可和不断增长的读者人群的欢迎。麦克尤恩的写作事业相当成功而且时间跨度很长,从1975年发表处女作《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以来,至今已出版各类作品21部。2001年的《赎罪》被普遍认为是麦克尤恩最好的作品,也被越来越多的评论家看做是一部当代的经典文学作品。因此,本文将从文本分析出发,全面分析

    2015年11期 No.663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 从《肖申克的救赎》看人性向善的秉性

    于珊珊;

    <正>美国著名作家斯蒂芬·金笔下的小说《肖申克的救赎》可谓十分知名,小说问世后迅捷刮起阅读旋风,使得这部小说当年在美国狂销28万册,力拔《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头筹。随后,这本书被翻译成31种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并被改编为电影,该影片在1994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角逐中,虽以微弱差距落败于《阿甘正传》,但仍然获得了奥斯卡的10项提名。同时,由于其故事情节扣人心弦,并对人性的秉性进

    2015年11期 No.663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由《飞逸》看阿莱克西创作的主题意蕴

    徐思园;

    <正>谢尔曼·阿莱克西(Sherman Alexie,1966—)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印第安裔作家,其在26岁时便以《保留地布鲁斯》登上文坛。[1]由于他年轻而文笔大胆、幽默,不仅被视作印第安新一代作家中的领军人物,也入选了"美国四十岁以下最优秀的二十位小说家"阵容。在处女作之后,阿莱克西又陆续发表了4部长篇小说、12部诗集、2部剧本与大量的短篇小说,代表作有带有自传性质的《一个兼职印第安人绝

    2015年11期 No.663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 法国小说《羊脂球》文学创作的解读

    徐秀兰;

    <正>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羊脂球》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莫泊桑的小说创作,基于自己对生活和社会的观察、分析以及各种内涵的提炼,重视社会中各种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当时文学创作领域中的绝对真实、浪漫主义中的浮夸理念是一种鲜明的对比,莫泊桑作为法国的短篇小说巨匠,十分善于从身边平凡的小事中选取创作题材,对社会中的真实生活进行反映。莫泊桑的作品使读者可以为之着迷,在很大程度都是与他的文学创作观念有着紧

    2015年11期 No.663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国家客人》中的人物刻画:以多罗万为例

    陈劲松;

    <正>一、弗兰克·奥康纳的《国家客人》短篇小说《国家客人》(Guests of the Nation)是爱尔兰作家弗兰克·奥康纳(Frank OConnor)脍炙人口之作,是根据作者作为爱尔兰共和军期间的真实经历改编。与很多爱尔兰作家类似,奥康纳在作品中涉猎了爱国主义主题,描写了爱尔兰人对英国人的憎恨和不满。在《国家客人》中,憎恨和复仇心态驱使人们失去理智,忘记伦理和道德对人的约束。奥康纳描写

    2015年11期 No.663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天使与魔鬼》中的文化符号隐喻解析

    王彦侠;

    <正>丹·布朗堪称当今世界最畅销的作家之一,他的《达·芬奇密码》一经问世就高居各大畅销书排行榜榜首,之后他的一部部作品的热卖给世界带来了丹·布朗热。丹·布朗创作主题大部分集中于科学和宗教这两种在人类历史上截然不同而又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信仰中,而他的小说融宗教、历史、艺术、符号学、建筑学等于一体,使读者在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小说情节中体会到西方文化的魅力。《天使与魔鬼》作为《达·芬奇密码》的前传创

    2015年11期 No.663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语用学视角下对《傲慢与偏见》的语言赏析

    龙萨金;

    <正>语言是人们每天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工具,人们平时在实际生活中进行情感的宣泄,人们通常使用语言的方式来表现出自己内心的情感,以此来完成相互之间的信息的交流和沟通。使用语言进行交流的人们,具体说话的内容应该同整个交际的话题具有非常大的关联性,人们主要也是从具体的言语中来推断出具体的涵义和实质内容,揣摩说话人的真实意思。因为文化背景以及环境的差异性,不同的语言对于自身的言语交际会产生非常大影响。因此要想更好地实现有效

    2015年11期 No.663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 《艰难时世》的语言特征及其翻译技巧

    阳林;

    <正>一、葛雷庚和他的事实哲学《艰难时世》讲述的是发生在焦煤镇上葛雷庚和庞德贝两家的事,通过这两个当权者的霸道和虚伪来揭示英国工业革命时期资本家的贪婪、对工人的剥削造成的社会矛盾。葛雷庚是个五金商人,也是国会议员,他崇尚的是"事实哲学",认为一切实用的东西才有价值。他成立了"事实委员会",办了所学校也要实行事实教育。因为崇尚事实,他认为不是事实的都要连根拔起,连画了马的纸糊墙、碗碟上的花朵蝴蝶都不允许存在,

    2015年11期 No.663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视界_外国文学研究

  • 女性主义视角下对《恋爱中的女人》的赏析

    左广艳;

    <正>女性主义是很多文学作品的核心主题,随着文化市场的多样化发展,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女性主义成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女性主义意识起源于西方社会,也是西方很多作家创作的重要主题,这是一种重要的思想启蒙,要求女性要自主决定自身生活,拥有自我判断能力和行动能力。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对《恋爱中的女人》进行解读,旨在加深读者对这部作品的理解。一、《恋爱中的女人》概述《恋爱中的女人》是D·H·劳伦斯最伟大、最有

    2015年11期 No.663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形象解读

    伍宏捷;

    <正>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自从在1951年出版后,就受到当时的青少年的欢迎,连小说中霍尔顿的装扮也风靡一时。由于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手法创作,使得这部小说更贴近青少年的生活。一、《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要内容小说主人公霍尔顿是个16岁的中学生,他出生在美国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他虽然年纪不大,却比同龄人高出一头。他整天穿着风雨衣,戴着鸭舌帽东游西荡,他不愿意读书,对学校、老师、同学和球场都

    2015年11期 No.663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哈姆雷特》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及悲剧意义

    孙宁;

    <正>创作于1559年至1602年间的《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著名、最具影响力的悲剧作品,也是世界文坛极负盛名的小说佳作。《哈姆雷特》的创作源自12世纪广为传颂的丹麦王子为父报仇的故事,是一部深刻反映当时社会面貌并具有激烈矛盾冲突的杰出悲剧。一、完美的理想主义者与残酷黑暗的现实主人公哈姆雷特是一个出身高贵的王子,拥有地位、名誉、权利和爱情,从小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备受父母的宠爱和民众的爱戴,而后又到德国威登堡

    2015年11期 No.663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自然即神祇:人与自然的矛盾与统一——从《白鲸》中的加尔文宗教观中反思其生态意义

    赵冰;

    <正>美国作家赫曼·麦尔维尔在他所创作的小说《白鲸》中,通过对主人公以实玛利(Ishmael)的出海经历阐释了他在基督教理论基础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领悟,即自然即神祇,自然是上帝的安排,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人与自然间是矛盾统一的关系,但最终必须统一于自然的平衡。这一创作特色吻合了美国的文化传统,即习惯于将历史和《圣经》、世俗文化和基督教文化融会贯通起来表达意愿。小说《白鲸》中也是如此,故事频繁地涉及宗教内容,充满浓厚的宗教气

    2015年11期 No.663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拜厄特《占有》中女性生存经验与历史困境

    罗海鹏;

    <正>英国当代女小说家安东尼娅·苏珊·拜厄特(Antonia Susan Byatt,1936—)在创作中往往能够表现自己对社会历史问题的独到见解,尤其是对女性生存困境的关注。她最为成功的一部作品当属1990年问世并于当年获得布克奖的《占有——一部浪漫传奇》(以下简称《占有》)。这本小说当时就掀起了一阵"拜厄特热",其影响持续至今。在拜厄特本人的眼

    2015年11期 No.663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玛丽莲·罗宾逊《持家》中的家庭伦理

    牛文文;

    <正>美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玛丽莲·罗宾逊(Marilynne Robinson,1943—)就作品数量而言并不能算多产,但作品内容涉及的领域不少,从宗教信仰到时事政治,乃至环境保护等皆受到过罗宾逊的关注。到目前为止,罗宾逊只出版过三部长篇小说,分别是《持家》《基列》和《家》,这三部内涵丰富且寓意深刻的小说为她赢得了评论界的注意,凭借着它们连同她在《哈泼氏》等刊物上发表的散文,罗宾逊奠定了

    2015年11期 No.663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 野性自然与文明人类的失衡与拯救

    尤南;

    <正>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的文学创作极富现实主义风格,他的思想敏锐犀利,他的笔触直戳社会痛感神经,充分展现了文学的社会反射镜作用、文学就是人学的深刻意义。对于杰克·伦敦的创作风格和大师级笔力著名评论家菲利普·方纳的评语可谓是一语中的:"没有一个美国作家比杰克·伦敦更能作为时代的明确出色的发言人。因为他打破了解冻美国文学的坚冰,使文学与生活产生了有意义的联系。"杰克·伦敦的小说《野性的呼唤》刻画了一只名

    2015年11期 No.663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湖滨饭店》中知识女性的生存困境解读

    徐来永;

    <正>一、引言安妮塔·布鲁克娜(Anita Brookner,1928—)是当代英国著名的犹太裔学者、小说家,她曾在剑桥大学担任过美术教授,创作生涯直到53岁方才开始,但至今为止,布鲁克娜已经发表了30余部小说,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出版于1984年的《湖滨饭店》(Htel du Lac,又译作"湖畔宾馆"或"杜兰葛山

    2015年11期 No.663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扎迪·史密斯《白牙》对多元化世界的建构

    李晓凡;

    <正>扎迪·史密斯(Zadie Smith,1975—)是英国当代年轻作家中的佼佼者。尽管迄今为止她只出版了四部小说,但每一部都获得批评界的肯定以及商业上的成功。这四部使史密斯备受关注的作品分别是《白牙》《签名收藏家》《关于美》N.W.。其中,奠定史密斯在英美文学界后起之秀地位的当属2000年出版的《白牙》。《白牙》一经问世,就获得了"纽约时报书评"年度十大好书之一,随后又为史密斯赢得了惠特

    2015年11期 No.663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分居》:窥视亲情畸变后果的一面镜子

    吴琼;

    <正>阅读文学巨匠约翰·厄普代克的短篇小说《分居》,会产生对婚姻、爱情、家庭、父母子女之间等一系列问题的不尽感思。尤其从我们的中国文化传统来反思这个故事的哲理,似乎相向于我们的文化传统,不是吗?我们的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婚姻家庭观念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的婚姻家庭观念是大相径庭的,尽管在改革开放后,传统的婚姻家庭观念在变化,开始有了一些自由成分的不断掺入,但是,我们的传统婚姻家庭观念仍然在不同程度地约束着国

    2015年11期 No.663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枭河桥事件》憎恨战争的生命视角

    张博;

    <正>阿姆布罗斯·皮尔斯,一位美国记者和有着盛名的短篇小说家,《枭河桥事件》是这位作家作品中的精华。阅读过这篇小说的读者无一例外地均会"拍案惊奇",故事结构的刁钻,叙事手法的奇特,细节刻画的惊悚,表情达意的深奥,所能够感悟到的这篇小说的创作风格都彰显出作家不同凡响的艺术造诣。在这篇小说的众多评论中,自有各自的高妙之处,而笔者所要发表的言论的立意是建立在赏析这篇小说叙事视角这个着眼点的。生命对于来到人世间的每个人说来

    2015年11期 No.663 9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中产阶级女性伦理观的动态变化研究——以《摩尔·弗兰德斯》为例

    王丽;杨萍萍;

    <正>丹尼尔·笛福(1660—1731),英国著名作家,他的长篇小说《鲁滨逊漂流》塑造的鲁滨逊形象成为世界闻名的冒险家代名词。《摩尔·弗兰德斯》是他另一种类型的代表作。这部作品秉承了笛福创作主旨,作品主人公都是通过个人努力,用智慧和勇敢战胜困难,在写作手法上也是采取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一、《摩尔·弗兰德斯》——一个女人的传记《摩尔·弗兰德斯》用第一人称写成,就是一个女人的自传。主人公摩尔·弗兰德斯的母亲是个盗窃

    2015年11期 No.663 99-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 不对等现象在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的体现

    丁玲;

    <正>文化交流离不开各种文学作品的交流,翻译本身可以说是一种创新性的活动,将英美文学作品进行对外翻译,是促进不同国家之间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在翻译过程中,由于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不同,因此对于各种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往往会存在一些不对等的现象。本文对英美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的不对等现象进行分析,旨在为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近年来,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如何加强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是当前文化发展过程

    2015年11期 No.663 10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中国文学作品对外翻译的原则

    宣菡静;

    <正>近年来,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如何加强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是当前文化发展过程中考虑的一个重要课题。文化交流离不开各种文学作品的交流,翻译本身可以说是一种创新性的活动,将中国文学作品进行对外翻译,是促进不同国家之间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在翻译过程中,由于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不同,因此对于各种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往往会存在一些不对等的现象。我国的文学作品在对外翻译时,应该要掌握一定的原则,对中国文学作品

    2015年11期 No.663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叙事视角下对小说《老人与海》翻译的研究

    宋利华;

    <正>海明威在美国文坛上享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不仅是一个经历了特殊战争时期的普通人,也是一个接触了文学,善于进行创作的作家。他在作品中很善于用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来表达写作的意图,他的语言虽然简洁,但是却有自己的特征,对他的一生的创作都有很大的影响。海明威的文学创作有一个十分明显的视角,即叙事视角,在这种创作理念的引导下,可以使得文学作品的创作更具有逻辑性。本文对海明威的创作进行简介,并且从叙事视角出发对《老人与

    2015年11期 No.663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归来》:再现、伤痛与审美价值

    荆桂英;

    <正>张艺谋的电影《归来》改编自严歌苓的小说《陆犯焉识》,讲述的是"文革"时期,被打入右派的陆焉识与自己妻子冯婉喻多年未见,好不容易有机会见面,却失之交臂。等他再次归来时,患病的妻子却已认不出他。这个故事是置身于"文革"时期的,是这场浩劫错位了两个深深相爱的人的情感。一、再现对事物、事件的再现大体可以分为两条线索:纯心理意义的再现和通过艺术媒介产生的再现。以头脑中保存的表象为依据的回忆性再现,也称为纯心理再

    2015年11期 No.663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视觉_影视文学论丛

  • 《中国合伙人》寓意的追梦哲理

    牟晓璐;

    <正>由周智勇、张冀、陈可辛创作的小说《中国合伙人》是一部对我国年轻的就业人特别是自主创业者具有励志作用的优秀文本,故事以当今我国社会改革开放奋发图强,寻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时代背景为依托,围绕成东青、孟晓骏、王阳三位主人公对创业梦想的追逐为主线而展开,讲述了步入社会之后的大学毕业生怀揣梦想、不言放弃、百折不挠、热血奋斗的故事,读来十分感人,十分激励人向着理想的目标奋勇前行的斗志。聚焦于当今我国正值创业

    2015年11期 No.663 10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隐喻视角下《肖申克的救赎》的解读

    闫锐;

    <正>隐喻视角是当前比较主要的关于隐喻学的研究分支之一。在隐喻视角下,一部电影作品或者文学作品所表现的东西已经不再是语言本意上表现,更多的是这个语言的表层意思背后的一个深层次的文化的体现。在对一部电影或者文学作品进行分析时,通过对隐喻文化学的运用和穿插,能够帮助我们逐步分析出作品中所希望体现的正面的价值观,同时也能够帮助我们对一部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进行更加合理地剖析和解读。《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改编自斯蒂芬·金的

    2015年11期 No.663 1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 电影《喜福会》的文化冲突主题解读

    闫诣博;

    <正>《喜福会》这部电影是根据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在这部作品中,对四对母女关系进行了探讨,其中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美国社会文化也有一定的体现,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影响下,母女之间产生了一些矛盾,而这些矛盾其实就是文化冲突的体现。美国的华裔导演的作品,是华语电影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对华裔生活以及文化状态的描写,使得美国社会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一种全面的了解,这些电影中不仅体现了华裔

    2015年11期 No.663 11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 《大地雄心》:曾经的美国梦的缩影

    张英平;

    <正>小说《大地雄心》聚焦于19世纪末期爱尔兰农民和地主阶级的尖锐矛盾,以男女主人公追求梦想生活的移民过程作为叙事主线来结构故事、刻画人物、寓意人生和社会进步的哲理,从中透视出那个时代的曾经的美国梦是怎样成为现实的,读来很富有思想性和历史厚重感。在小说背景下的爱尔兰社会中,地主与佃农间的阶级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地主害死了佃农约瑟夫的父亲,约瑟夫潜入地主家要手刃仇人,却不期被地主女儿莎侬发现,还用草叉刺伤了他。莎侬是个善良的姑

    2015年11期 No.663 115-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立场_古代文学纵横

  • 女儿柔情 婉约诗风

    何曼丽;

    <正>纵观我国文坛,谁都会为唐诗宋词送上拇指,因为唐诗宋词辉煌的艺术成就让无数国人为之倾倒,有着品之不尽、诵之感人的妙处,堪称我国文学创作皇冠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李清照是我国(南宋)时期的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她创作的词在当时被称为"易安体",她的笔锋奠定了婉约诗派的根基。李清照自幼受到父母的强烈影响,对品读诗词和创作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且极富女儿家娇柔俏弱、欲吟还羞、灵秀聪慧、多愁善感的诗性情怀。在她身为少女时期

    2015年11期 No.663 117-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 位卑未敢忘忧国——李清照爱国诗词品鉴

    李文杰;

    <正>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才女,更是一位心系国家兴衰荣辱的普通爱国女性。在她短暂的70余年的生命里程中,她的这种爱国情感没有因为岁月的流逝、身体的欠安、个人生活的变故、家庭的遭际而有丝毫减弱,也没有因为身为女流之辈而严守"妇道"不问国事。作为女性,她不追求夫贵妻荣、荣华富贵(青州从事孔方兄,终日纷纷喜生事。《感怀》)。作为文学家,她从"小我"中跳出,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站在国家、民族的高度,大声疾呼,震

    2015年11期 No.663 119-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生态翻译视角下《声声慢》的解读

    朱利勇;

    <正>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名女词人,《声声慢》是其晚年之作,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这首词展现了作者现实生活中的凄凉以及晚年的凄苦心情,是一首艺术价值很高的伤春悲秋的作品。在这首词中,表达了国家的衰弱以及家庭的不幸,在家庭和国家都遭受灾难的时候,这种悲惨的情绪也随之产生。这首词使用了丰富的意象,比如淡酒、秋雁、黄花、梧桐等,每个意象都十分典型,对于自然景物以及生活中的各个细节的描绘十分深刻,衬托出了孤独凄清的生活,展现

    2015年11期 No.663 12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世说新语》中女性和儿童的形象分析

    魏琴;

    <正>一、女性形象1.表现女子远见卓识的,如《世说新语·贤媛》第7则,许允作吏部郎期间,任用了很多他的同乡人,魏明帝就派遣虎贲逮捕了许允。许允的妻子跟出来劝诫许允说:"对待英明的君主,只能用道理来夺胜,很难用感情去请求。"许允被押到,魏明帝就核查追问他。许允说:"‘推举任用你所了解的人’,臣的同乡,是臣所了解的人。陛下检查、核校他们是否称职,如果不称职,臣愿意接受应得的罪过。"在检查、核校以

    2015年11期 No.663 12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直言弊端善施仁政 哀伤黎元关注民生——西晋文人潘岳生平与文学作品中民本思想解析

    程贵荣;

    <正>西晋初期,晋武帝大力倡导儒学,社会经济也得到初步恢复与发展,广大士子文人积极入世,渴望建功立业。太康文学代表作家之一潘岳(字安仁,世称"潘安"),出身于中等官宦士族家庭,其曾祖潘乾、祖父潘谨、伯父潘勖、父亲潘芘、族侄潘尼等均为当时知名儒学人士。在儒学家风的影响、熏陶之下,自幼便立下学优则仕济世思想的潘岳,在经历了魏末动乱杀伐进入西晋初年相对繁荣历史时期之后,更是积极入世。但是潘岳不得不面对的却是这一时期朝代更

    2015年11期 No.663 125-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源氏物语》中的女性悲剧

    王校伟;

    <正>一、《源氏物语》的女性群像《源氏物语》通过主人公光源氏一生的生活和感情经历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光源氏的母亲是桐壶帝的更衣,虽然身份低微,但由于她有着美丽的容貌和温婉的性格,一直受到桐壶帝的宠幸。但是和所有宫中的明争暗斗一样,这个更衣越受宠,背后暗算她的人也越多。终于在她生下小皇子后就因为太压抑而一病不起。在孩子三岁时就与世长辞。出于对更衣的热爱,桐壶帝对于这个皇子也爱如珍宝,赐他光源氏

    2015年11期 No.663 12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